伴随着5月夏天的热情,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向我们走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旨在提示大家“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的第九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即将开始!
通过有趣的活动和专业的心理学体验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悦纳自己。拥有更加和谐的内心世界和适度的心理弹性。
一、“5·25”心理健康节校园宣传日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23年5月25日
(二)活动地点:
学校运动场
(三)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1.现场开展心理咨询、“房树人”绘画心理测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等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2.蚂蚁翻叶子、袋鼠跳等文化体育活动。
(五)参与方式:
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拟定下发《关于开展“5·25”心理健康节校园宣传日活动的通知》同时发布于第二课堂学生活动板块,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报名的方式参加“5·25”心理健康节校园宣传日系列活动。
二、“关爱陪伴守护成长”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校开展“关爱陪伴守护成长”心理健康讲座,具体通知另行下发。
三、“积极心理品质提升营”团辅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围绕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组织开展“积极心理品质提升训练”团体辅导系列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兼职教师、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组织开展自我意识与自信训练、人际交往能力与训练、乐学意识与品质提升等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共8期)、心理素质能力拓展活动(共4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自身幸福感,更大程度的挖掘自我潜能,肯定自我价值,培育积极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通过“华宇人的心灵使者”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通知。
四、优秀心理辅导案例评选活动
(一)参与对象:
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全体辅导员
(二)案例要求:
1.案例须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生的真实案例,主题突出,观点正确,措施具体,方法科学,分析深刻,不得杜撰和抄袭。
2.案例要采取一案一议的方式,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3.案例须考虑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应隐去可能会辨认出学生的相关信息(如姓名、家庭背景、特殊易识别的成长或者创伤经历、体貌特征等)。
4.每个辅导案例应包括案例简介、问题及分析、辅导思路和方法、辅导效果、经验与启示五部分,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以“学院-作者姓名”命名,每篇案例的作者限2人以内。
五、心理健康主题文创产品评选活动
(一)活动对象:
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辅导员、全体在校学生
(二)作品要求:
1.作品能够有效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推广心理健康服务渠道,降低心理问题污名化;内容积极向上,结构完整合理,富有想象力及感染力,能传递正能量,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形象。
2.参赛作品类型为文创产品。作品须原创,严禁抄袭或大幅借鉴、侵害他人版权。
3.以合理方式展示作品,电子版、实物均可。电子版以“学院-学生姓名、学号-作品名称”命名,超过500MB建议放在U盘或光盘提交;实物在醒目位置标贴“学院-学生姓名、学号-作品名称”,分作品装订。
4.每个作品的作者限4人以内,最少包含学生2人。
六、“致可爱的我和你”三行诗评选活动
(一)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二)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须意识形态导向正确,紧扣主题,内容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引人深思。
2.符合三行诗的表现形式,字数不超过100字。参赛作品须原创,不得抄袭、侵害他人版权。
3.每个作品限作者1人,以“学院-姓名、学号-作品名称”命名。
各二级学院结合学院实际,每个学院至少组织开展一项特色活动,按照“一院一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创新活动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助力学生培育积极阳光、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提升心理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