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中旬,是美国各个大学毕业典礼频繁举行的时候。美国著名的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今年(2016年5月14日)一如既往地请来了重量级人物为毕业典礼致辞,这次的演讲嘉宾是互联网公司——脸书的首席运营官(Facebook COO):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
去年,由于桑德伯格的丈夫——戴夫(Dave)在他们去墨西哥度假时因心脏问题突然去世;一个月后,她曾为此写下了一篇特别感人的文章,谈自己的丈夫去世后对她的打击,言辞之中充满了对丈夫的热爱、回忆和眷恋;好在身边亲朋好友的陪伴和支持下,让她从痛失最亲的人的艰难时刻中走了出来。在文章中她感慨道:“在这30天里,我像是过了30年般久远。我犹如经历了30年的悲伤,但也感觉自己多了30年的智慧(I have livedthirty years in these thirty days. I am thirty years sadder. I feel like I amthirty years wiser.)。”
故而,在今年的毕业典礼致辞中,桑德伯格没有按惯例分享她精彩的人生成功经验,而是深情而坚强地讲述了她从未在其他公开场合谈论过的沉重话题——丈夫去世带来的痛苦以及从中学到的领悟。她在数度哽咽的演讲中说,她无法告诉大家她在生活中学到的所有事情,但今天想试着告诉大家她从死亡中所领悟到的东西——也正是在那段悲痛的时光中,让她领悟到了“什么是爱和生活以及如何在悲恸之中化解痛苦”;她因此希望可以让大家学到“那些关于希望、力量以及心中永不磨灭的光”。
桑德伯格对毕业生们说,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无一例外地都将会(或者已经)经历一些挫折、悲剧和困难,比如错失机会、工作失利、疾病或事故、偏见歧视、丧失尊严、痛失挚爱,甚至失去生命本身。然而,问题不在于这些事情是否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因为有些事情最终都将会发生),关键在于:“当悲剧发生之后,我们该如何应对?”——恰恰就在于:那些我们的核心特质面临挑战的困难时刻,将决定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It is the hard days—the times that challenge you to your very core—that willdetermine who you are.)——所以,“最终塑造了你的,不仅仅是你所取得的功成名就,还有你曾经所遭受过的那些艰难困境(You will be defined not just by what you achieve, but by how yousurvive.)”。
★ 是什么原因让桑德伯格在短短一个月内,从极度悲伤的底谷状态中重新振作了起来?
除了她身边成熟且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亲人朋友、可爱的孩子、心理学家、宗教导师等人)之外,她特别提到了积极心理学对她的帮助,主要是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教授的研究团队所发现的我们人在遇到负面消极事件时的错误思维习惯,让她意识到了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因而促使她从困境中艰难地坚强起来,并且变得更有韧性。
★ 塞利格曼等人总结的什么思维习惯触动了桑德伯格,能如此神奇地让她快速发生了质的转变?
她在演讲中着重强调了马丁·塞利格曼等人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在研究人们如何面对挫折之后发现的三个错误思维习惯(3P):人格化(Personalization)、普遍性(Pervasiveness)和持久性(Permanence)——它们通常被我们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件好事或坏事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塞利格曼称其为个体在抵御挫折或伤害时所持有的“解释风格”;并认为每个人的“解释风格”是个体特有的,从我们小时候就开始发展,如果没有经过干预或影响,它们会持续伴随我们一辈子。
1.人格化(Personalization):内部 vs 外部
根据塞利格曼等人的观点,“解释风格”的第一个维度是人格化:当坏事情发生时,我们是怪罪自己(内在),还是责怪他人或环境(外在);即是决定错在谁。虽然很多问题通常都是由复杂的因素所造成的,但有些人在考虑问题时总是只想到黑白两面,并承担了所有的抱怨。
这就像桑德伯格在演讲中所说,丈夫去世后,她的一个习惯反应就是责怪自己——把所有的错误都揽到了自己头上,总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导致不幸的发生。所以,她不停地责问自己:自己为什么不早做预防,那样或许戴夫就不会死了。其实,事故是因其丈夫在跑步机上跑步时,心脏病突发导致意外跌倒而在几秒钟内就离世。但她直到了解了三个错误思维习惯(3P),才接受了自己无法阻止丈夫死亡的事实。其丈夫的医生们没有发现他的冠心病,她一个学经济学的怎么可能知道呢?
她提到,“研究也表明,我们只有从人格化的错误思维习惯中走出来,才可能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这就让她意识到,这可不是勇于担当的表现;我们的确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但并不因此要将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不幸的事都归咎于我们自身引起的。所以,我们在面临失败或挫折时,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看作是“因为我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迅速走出失落状态,甚至做得更出色。
2.普遍性(Pervasiveness):一般性 vs 特殊性
“解释风格”的第二个维度是普遍性:当坏事情发生时,我们是全盘否定了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般性),还是只认为自己的某一方面还做得不够好(特殊性)。也就是在坏事情发生后,我们会预测它对我们一生中其他许多事情的影响程度。
根据桑德伯格所言,丈夫的去世,她的全部生活都被影响了:她完全沉浸在深深的悲哀之中,整天精神恍惚,感觉一切都糟糕透顶了;好像自己今后的人生中除了有丈夫去世的烙印之外,外面的一切都与她无关了。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关键时刻,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及时提醒她,她的生活中不只有丈夫去世这件事,至少还有几个五尺之童在眼巴巴地看着她;而孩子们能否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中,主要在于她这个妈妈能否以身作则。
于是,在其丈夫去世10天后,她把孩子们送回了学校,自己也回到了工作岗位。虽然极不适应,但在生活或工作的短暂瞬间,她恍惚间会意识到“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她的生命中也还有很多值得她留恋并感激的人和事。甚至有很多单身的父、母亲因为失去了伴侣而面临严重的家庭经济危机,而她并没有这样的后顾之忧,既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也有足够时间去照顾孩子们。所以,她没有理由不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