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心理知识

心理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知识 >> 正文

如何做好新生入学心理调适

发布日期:2008-10-13    点击: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最基层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既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信息员,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员。肩负有将国家方针、政策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而大一新生,刚从中学进入到大学,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而又尚未成熟的心理转换期,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个人的心理调适。 针对新生入校后出现的茫然心理和自卑心理, 如何采取科学的方法做好大一新生的心理调适工作对于高校新生辅导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一新生主要的两种心理问题
        大一新生是高校中最为活跃,思想成长最快的群体。刚从熟悉的环境进入崭新的大学时,他们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面临着崭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环境的新要求,大一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往往集中表现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适应性问题上。
        1、茫然心理
        在学习上,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离开了中学老师们给他们安排紧张有序的学习计划和监督,很多大一新生对每天如何自主的学习并做好学习任务完成工作的自我检查监督方面存在茫然心理。他们想不起来要去设定新的人生坐标体系,对自己今后的发展茫然无知,出现人生目标不明、目标的丢失或理想真空等等不适应心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开学初充满斗志,有详尽人生规划等等,但半学期过后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也逐渐怠慢,学习过程虎头蛇尾。由于学习目标的迷乱,缺乏方向感,加之高校管理不像中学那么直接和严格,学生的自由度较大,禁锢惯了的学生在突如其来的自由面前,反而茫然不知所措。在生活上,许多新生进入高校后,由于远离父母亲友的悉心照顾和熟悉伙伴的心理分担,不知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好,往往因为小事闹情绪、想回家、人际关系紧张的事情时有发生。他们不善于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导致焦虑、茫然、百无聊赖的感觉比较强烈,这些学生往往表现出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他们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第一,学习注意力分散。一小部分学生课堂上不专心听课、不积极回答问题,讲小话、看小说、听音乐甚至打瞌睡。其次,学习注意力转移。学生将学习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过分热衷于社会性兼职工作及文体活动;还有部分大一新生茫然逃避,自愿远离同老师同学的沟通和交流,沉迷于虚拟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无法自拔。
        2、自卑心理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自我定位高,成长的欲望非常强烈,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但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他们将面临成长和成材两方面的压力,特别是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等。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之下,大一新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部分新生人学后发现,高校的某些价值标准与中学不同。而在高校,衡量个体价值和能力的不仅仅是学业成绩,个体的兴趣、才华、风度、交往能力等都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重要品质。那些来自偏远贫困地区或者一心埋头苦读而很少注意全面素质发展的同学,深感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劣势而滋生自卑心理;二是角色地位变化诱发的自卑心理。大多数同学都面临着学习成绩的相对下降。中学时期的尖子学生很可能不再是尖子,即大多数人在学习成绩上的优势将会削弱或者消失,成为很一般的学生。这种学习位置的重新洗牌造成大一新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由于对角色地位的变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预期,一遇挫折,往往导致他们自我评价失真,从而诱发自卑心理。  
        二、大一新生的心理调适
        大一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纵观上述大一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在入学阶段就及时做好学生心理探测、咨询、辅导工作,引导好他们自主解决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心理困惑显得尤为重要。
        1.完善生活习惯
        心理卫生学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习惯,主要表现为营养得当,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自尊自重,乐观向上;团结友爱,与人为善等等。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实践表明,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能使大一新生更加有效的学习生活。例如科学用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一般情况下,人体在上午7点到10点思想活跃,精力旺盛,用这个最佳的学习时间来安排难度较大的课程学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刷新人生目标
        考人大学后,高考的潜在目标实现,不必为了考取大学而日夜奋斗拼搏了,他们的近期目标开始发生了变化。高考之后偶尔放纵一下自己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进入大学的校门后,由拼命学习到拼命玩乐的思想必须根除。由于大一新生进人理想的重新建构期,高校辅导员必须引导学生刷新人生目标,以保持今后学习生活甚至工作上行为的必要张力。大一新生只是取得了进入大学的一张门票,但是否真正成功要看他们今后的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大学仅仅是他们梦想起飞的地方,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平台而已。高校辅导员必须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来规划当前应该做的事情。只有长期发展计划而无近期人生目标是虚无缥缈的。要求学生做规划时,既要有远期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做到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只有通过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才能达到远期目标,才能让他们有目的的学好应备技能,积累相关经验,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3.提高社交能力
        首先,要培养大一新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的自我观,就是人对自己进行认识所产生的意识活动,它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特有的标志。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所说:“成功是产生于那些有了成功意识的人身上。失败根源于那些不自觉地让自己产生失败意识的人身上。”一切卓越的人物都是先从有了积极的追求成功的自我意识而走向成功和卓越的。因此,只有逐步树立自立、自主、自信、自强、自制的意识,才能逐步消除自卑心理,投身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其次,要培养大一新生的平常心。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必须学会善于调节自己,培养自己的调节能力,以逐步消除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所带来的紧张和压力。平常心态的调节能力就是人们面对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环境的能力。人们只有学会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充实和自我完善,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掌握主动而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也是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一步是要引导大一新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首先,新生辅导员要做好新生工作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生的思想动态。一方面,组织主题班会,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及时性和针对性。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集中把握和引导学生的思想认识,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针对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迷惘心理和自卑心理,新生辅导员要因势利导,围绕“什么是大学生活?”“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大学毕业后做什么,如何实现目标?”这“3W”问题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及时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大学学习的目的,合理规划大学生涯,从容地应对现实中的各种竞争和挑战。另一方面,直接单个谈心。谈心是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方式,面对面的交流更容易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还能让学生得到最直接的教育和帮助。深入的单个谈心不仅能保持信息渠道的直接畅通,而且能传达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期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受到老师特殊关爱的,因而也就更加努力向上。
        我们还可以组建第一届班委会,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锻炼的岗位。在仔细阅读档案的基础上,结合入学教育阶段的考察,新生辅导员应在较短时间内选择、确定好第一批班干,组建好第一届班委会。第一届班委会的组建效果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影响到整个班级今后的班风与学风。组建班委会的核心问题是干部选择,能否选准并用好班干是今后班集体建设的关键所在。另外,新生入校后,应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尽可能地多的参加集体活动。这对个人成长、将来的深造及以后走入社会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任务不仅是学习,更重要的是实现其社会化,而工作的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一步一步的锻炼中获得。因此,辅导员要未雨绸缪,积极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锻炼的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承担责任的经历和体验,在岗位上锻炼能力,在岗位上实现社会化。然而班级里能提供的锻炼岗位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学生干部岗位设置可以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可以因人设岗,舍长、楼层长、各课代表、班级各种管理委员会成员(如班费管理委员会)等也都是锻炼岗位,已经担任班干的不得兼任,推荐至团委和学生会的优秀学生干部不得在班级兼职,积极向各学生社团组织推荐学生,班级学生干部实行定期轮换。
        最后,要培养大一新生的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有了朋友,生命才显示出它全部的价值。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黑夜的唯一光亮。”可见友谊在人生中的分量。朋友间的互帮互助和倾心交谈不仅有利于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有利于个人健康人格的培养。高校学生来源广,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地区差异显著,加上学生自我意识和私人空间意识强化,使得大一新生在社会生活上面临很多问题。 在如何丰富社交知识和提高社交艺术上,他们需要高校辅导员的积极引导。例如,处理同寝室同学的关系时要对人宽,对己严,切忌以自我为中心。相互体谅、尊重他人的同时,要主动沟通,积极去做一些寝室的公共工作,以增加同学们的好感,融洽室友间的关系。
        大一新生如何摆脱心理困惑、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问题,而高校新生辅导员如何对其进行心理调适,是新形势下关系到我们的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校新生辅导员肩上的担子很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各个高中为高校输送的人才在心理发育方面,在综合素质方面都存在心理年龄与智力年龄的不相称问题。以上所言的大一新生心理调适也许只涉及到了问题的皮毛而已,所谓“兵无常态,水无常形”,在从事大一新生的心理辅导上,我们必须根据学生情况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教育途径,加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心理辅导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