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心理知识

心理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知识 >> 正文

地震后如何度过心理危机期?

发布日期:2008-05-26    点击:

一般而言,危机(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 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 

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

通俗的说就是地震本身不一定就一定引起一个人的危机反应,而是个人感觉地震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时,便会产生所谓的心理危机。有些人身处危机能够状态良好,而另外一些人则可能仅仅是救助或者间接接触危机即会产生心理危机。

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一般危机反应会维持6—8周。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

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 

情绪方面: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 

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  

行为方面: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所以地震遇难者及其家人,以及救助者遭遇到以上的症状时,首先要自己意识到可能自己出现了心理危机反应,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最好寻求专业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帮助,亦可寻找朋友他人倾诉。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

首先是冲击期,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 

其次是防御期,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但不知如何做,会出现否认、合理化等。 

再次是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 

最后是成长期,经历了危机变得更成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

从个人到媒体,乃至整个国家对汶川地震的反应其实也需要经过以上几个阶段。如果每个阶段人们采取了消极的应对方式,就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后果。一般有四种结局:
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这当然是理想状态了,也是这篇文章的最高目标;

 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这正是我们社会需要从长计议的地方,如何为危机中的人持续提供爱心资源,尽量让他们能够重新适应社会是我们需要长远考虑的问题,我想可充分借鉴相关专家的意见,其他国家的数据,这些都是认知资源;

 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这是目前已经营救出来的幸存者需要我们注意关心之处,不仅如此,那些失去亲人以及与两者有接触的现场救助的人群都可能出现此类情况; 

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危机反应无论在程度上或者是时间方面,都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者是极端的影响。他们需要的只是有时间去恢复对现状和生活的信心,加上亲友间的体谅和支持,能逐步恢复。 

但是,如果心理危机过强,持续时间过长,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出现非常时期的非理性行为。对个人而言,轻则危害个人健康,增加患病的可能,重则出现攻击性和精神损害;对社会而言,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秩序混乱,冲击和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如听信传言,出现超市抢购,哄抬物价,犯罪增加等。这也是危机带来的心理能量需要负面释放的结果,如可能有些人会将更多的情绪指向地震预测部门,有些失去孩子的家长可能将情绪指向学校等等。其结果不仅增加了有效防御和控制灾害的困难,还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和别人制造新的恐慌源。

如何削弱危机的负面效应,需要了解影响危机的因素。个体的个性特点、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有关、社会支持状况、以前的危机经历、个人的健康状况、干预危机的信息获得渠道和可信程度、危机的可预期性和可控制性、个人适应能力、所处环境等都会影响危机反应。因此对此次地震客观相近的解释以及强大的社会支持多非常重要,需要追究的责任的确需要澄清,这不仅仅是法理和道德上的需求,而且这将有利于危机中情绪的宣泄,对于个人及社会的稳定都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