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心理知识

心理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知识 >> 正文

勇气是青春的宝藏

发布日期:2016-12-15    点击:

心理导读:不要将来的梦,只要目前的梦。这是上个世纪初鲁迅对青年的期望;追求与众不同的幸福体验,这是永不过时的人生梦想。青年的活法即应如此。

谈及青年,难免浮现激情、理想这类词汇,上世纪,无论是世纪初的热血贲张,还是80年代的文艺情调,都彰显了一个时代的青年活力。时代在变,青年的气质也在变。今年的青年节恰逢一部怀旧题材电影上映,青春的记忆又一次成为公共话题,事实上,怀旧情结早就在青年群体之间弥漫,与这种情结相对的,则是被反复提及的焦虑、愤懑情绪,以及逐渐散失的浪漫情怀。

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曾感叹中国男女未老先衰,其所依据的是无孔不入的礼教传统,当下中国社会青年所受到的束缚大大减少,未老先衰的状况却未见得改观。青年的此番遭遇,并非源自鲁迅所提及的家庭权威的压迫,而是因为生活的特殊赋予。青年一代从未像今天这样承受巨大的压力,因向往体制生活而匆匆赶考,因为过度加班而过劳死,公众视野中这些青年形象,总能让围观者为之唏嘘。我们的青年或许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却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逃避自由,这是后现代的文化景观,更是特殊社会环境下的独特现象。

对过去有怀旧,对未来有憧憬,唯独对现在,人们最不满意。青年固然要经历迷惘和挫折,但耐心的散失,冒险精神的被抛弃,却耐人寻味。得益于一个逐渐开放的时代,当下中国不乏青年才俊,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多数青年或出于风险不可抗拒,或因为生活缺乏保障,只能屈从既有的生活经验,按部就班地经营自己的生活。诸如高房价的威胁,体制内外处境差异的想象,造就了追求自我维稳、谨慎消费的新穷人一代。他们的品位既在呈现也在巩固当下社会的结构布局,在阶层固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不同阶层青年的人生轨迹亦越来越明晰。

这正是青年焦虑情绪弥漫的缘故,知识改变命运这类曾让我们感到振奋的信条,如今日渐黯淡,个性,这个青年过去引以为傲的词汇,也被非主流污名化,取而代之的是心灵鸡汤和正能量。显然,青年一代要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光靠这些可不够。

今人与旧时代的时间间隔,造就了对黄金时代的想象,怀旧并不一定意味着时代的倒退,它只是提示当下的残缺与遗憾。欲让青年彰显活力,既要强调重拾那些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宝贵气质,如作家王小波所言,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另外,也有赖于社会环境能够给予每一个普通青年以襄助,诸如提供公平的学习、竞争环境等,恰是当下青年成长之关键。

不要将来的梦,只要目前的梦。这是上个世纪初鲁迅对青年的期望;追求与众不同的幸福体验,这是永不过时的人生梦想。青年的活法即应如此。